Placeholder canvas
Generic selecto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Post Type Selectors
Search in posts
Search in pages

Go Home

China Chapter – Prof.Qifan Wang

Professor Qifan Wang

王其藩教授

A memory of the pioneer of system dynamics in China, Professor Qifan Wang.

以此纪念王其藩教授,终生致力于推动系统动力学在中国的发展。

追思留言 Memorial message

王其藩教授是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的主任,王教授为中国系统动力学发展做出了杰大贡献,他永远活在我门心里。

王教授对我们的关心帮助永记心中,不断激励我们前进。

120028月8日王其藩教授于上海为贾仁安高等教育出板社出《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书写序言。

220077月28-31日领我们一同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庆祝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创建5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年会。

3、王其藩教授带领我贾仁安参加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活动,推荐贾仁安的研究成果,使贾仁安成为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理事。

4、王其藩教授常将其博士生的论文送我贾仁安审,給贾仁安学习机会。

                                                                                                    ——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贾仁安教授         

在同济大学的SD国际会议上,王老师对我说:“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做的事情都是普通事情”。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纪念意义。

                                                                                                                                           ——  山东工商学院  孙玉峰教授   

我虽在复旦大学读书,但因为当时在财务学系,所以大学时候并不知道王其藩教授。后来想出国攻读硕士,机缘巧合了解到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系统动力学硕士项目。由于王老师与挪威系统动力学research group建立的联系,这个项目几乎每年都招收几个复旦的学生,所以我的申请也很顺利。这些年来,从挪威卑尔根大学系统动力学项目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中国硕士学生,其中不少后来又继续深造,成为大学的老师,继续了系统动力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我从挪威硕士毕业回国后,联系了王其藩教授。我向王老师介绍了我在卑尔根学习系统动力学的情况,他非常高兴。王老师与我素昧平生,我说想继续攻读博士,他便非常热情地帮助我,让当时他的博士学生指导我准备博士入学考试的事宜。王老师让我参与他组织的系统动力学会议,介绍系统动力学方面的学者给我认识,其中的很多人我们合作至今。所以我特别感谢王其藩教授,为我们学习系统动力学创造了机会,并在之后的教学科研道路上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热情的,乐于帮助我们、教导我们的导师。

                                                                                                                                             —— 上海大学 钱颖教授          

最后见到王老师由于病痛煎熬已经无法发声,只能进行无助的眼神交流,那一刻,我心中那位坚毅无比的导师其实就是一位和善之至的老人,没有了任何锋芒和坚毅。
王老师是我迈入SD领域的引路人。在我眼里,王老师永远是那么的睿智犀利,会场上侃侃而谈、生活中针砭时弊。在王老师指导我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每次打电话之前,亦或是到他被资料和书籍包围的书房,我都要做好长久的心理建设,来迎接王老师对细节和规范的极致要求,其治学之严谨曾使我担惊受怕,但又终身受益。他曾多次谈起早年随父母旅居海外,自称早就是“小海龟”并引以为傲,尽兴之时也会自己作诗分享给我们,极其雅兴。
病床上的他仍然屡次对学会发展悉心指导,我们摩挲着王老师干瘦的手,不知道是否能让他感受到一丝安慰。此刻,无声中尽是王老师坦荡辉煌的一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阎海燕 教授        

0 Comments

Submit a Comment

2009年系统动力学会议– 同济大学

第四届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

王其蕃教授 与 山东工商学院 孙玉峰教授

王其藩

中国系统动力学创始人之一

1990年,成立系统动力学中国分会

1992年,建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1989-2001年,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2001-2011年,任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2006-2008年,任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主席

2016年5月31日13时逝世,享年82岁

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3月参加工作。1959年3月至1980年1月为清华大学教师;1980年2月至1988年12月在上海机械学院任教(期间1981年10月至1983年12月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Sloan管理学院访问学者),期间于1985年被评为上海机械学院先进工作者,1987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1月起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2001年退休后任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                                                                                                                   
王其藩教授长期致力于管理科学、系统动力学、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动态分析的研究,是我国系统动力学的先驱者与带头人。于上世纪80年代创建国际系统动力学会中国分会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自1983年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系统动力学(SD)研究中心终身成员,曾任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及系统理论委员会委员、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系统动力学评论》副主编,国际《系统动力学:政策与建模》杂志编委,《系统辩证学学报》副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杂志编委。2006-2008年任国际系统动力学学会主席。1983年,代表我国首次正式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系统动力学会议,并于1987年在上海主持了第5届国际系统动力学年会。曾40余次赴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访问、讲学,出席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主持和组织国际和国内系统动力学等学术会议二十余次,例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动力学”国际学术会议等。正是王其藩教授的领导和贡献,使我国学者得以及时并超前把握该学科最新学术前沿动态,并一直保持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王其藩教授理论功底深厚,科研成果优秀。提出了系统动力学中国国家模型,确立了系统动力学在我国系统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引领了国内系统动力学工作者在企业管理、区域经济、产业研究、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专著,其中《系统动力学》198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逾300篇,其中40%在国际上发表,30多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先后主持了“2000年中国”分课题“我国长期发展趋势”等重要课题,参加或主持的研究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
 
王其藩教授一贯重视教书育人,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指导的硕士生80余名、博士生40余名,博士后 10余名。其中联合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系统动力学硕士合作项目,培养了30多名硕士毕业生。协助多个高校建立系统动力学学科,并将其推进普及和推广。他在系统动力学领域孜孜耕耘,为中国系统动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国际系统动力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国内及国际崇高声誉,为中国系统动力学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其藩教授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曾多次获得殊荣,包括1986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获国务院特殊贡献证书。王其藩教授的业绩被刊登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家委员会编辑的大型图书《当代杰出管理专家人才名典》中。
 
王其藩教授一生求是求真,严谨治学;他严于律己,敬业奉献,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楷模。他为人、为师、为学的高尚品格,将激励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王其藩教授著作 Publications of Prof.Qifan Wang

 

书籍:

《系统动力学》,王其藩,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系统动力学》第二版,王其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高级系统动力学》,王其藩,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论文: 

[1]黄丽珍,王其藩,刘永平. 基于市场反馈的闭环供应链动力学行为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8,32(06):614-619.
[2]栗建华,王其藩.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模的教育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研究[J]. 科技导报,2007(14):67-71.
[3]周勇,王其藩. 基于新产品开发的决策情势分析模型研究[J]. 管理科学,2006(03):18-26.
[4]王其藩. 关于规范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学科有关专业术语的建议[J]. 科技导报,2006(06):90-91.
[5]王其藩. “学习型组织”与生命活力[N]. 第一财经日报,2006-05-17(C06).
[6]黄丽珍,李旭,王其藩.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275-279.
[7]周勇,王其藩. 决策情势的时空结构及其表征[J]. 科技导报,2006(02):75-77.
[8]王其藩. 关于在网上举办“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科建设论坛”的倡议[J]. 管理学报,2006(01):1-4.
[9]王其藩,宁晓倩,尤炯.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优势(英文)[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201-206.
[10]周勇,王其藩. 复杂系统科学观下的企业决策行为递进[J]. 经济师,2005(04):184-186.
[11]曹志广,杨军敏,王其藩. 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系统动力学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5(01):62-72.
[12]周勇,王其藩. 基于竞合博弈的参与人行为特性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49-53.
[13]周勇,王其藩. 企业生产集聚区管理创新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4(12):39-40.
[14]宁晓倩,王其藩. 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项目时间/成本估算[J]. 科技导报,2004(09):54-57.
[15]王其藩,李旭. 从系统动力学观点看社会经济系统的政策作用机制与优化[J]. 科技导报,2004(05):34-36.
[16]周勇,王其藩. 企业组织潜能激发与协同策略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23-26.
[17]王国进,王其藩.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J]. 科技导报,2004(02):37-39+36.
[18]王其藩,宁晓倩. 项目目标进度的设定对项目表现的影响(英文)[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699-705.
[19]王其藩,李农. 中国经济与长波初探[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226-233.
[20]王其藩,李农. 康德拉捷夫模型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2003(01):25-29.
[21]吴晓松,段茂森,凤羽辉,赵越,张洪,张建林,欧志明,李怡静,赵正中,晏钢,王其藩,翟勇,魏晓萍. 怒江州区域扶贫规划和网络集成信息系统研究[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S2):124-155.
[22]王其藩,曹志广,张淼. 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 科技导报,2002(12):7-10.
[23]董守胜,黄松琛,王其藩. 风险投资申请项目商业计划书评估模式探讨[J]. 管理工程学报,2002(02):10-13.
[24]王其藩,贾建国. 加入WTO对中国轿车市场需求影响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03):56-62.
[25]王其藩. 新信息技术(IT)时代企业组织与管理的变革[J]. 科技导报,2002(02):43-46.
[26]李农,王其藩. 我国宏观经济SD模型与模拟[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09):1-6.
[27]黄岩,张国春,王其藩,朱道立. 一种新的计算组合预测权重的方法[J]. 管理工程学报,2001(02):44-46+2.
[28]王其藩,杨文斌. 论创造力的文化基础和“天人和合,以人为本”[J]. 科技导报,2001(04):16-19.
[29]王其藩,蔡雨阳,贾建国. 回顾与评述:从系统动力学到组织学习[J]. 中国管理科学,2000(S1):237-247.
[30]蔡雨阳,黄丽华,黄岩,王其藩. 组织学习:影响因子和信息技术的冲击[J]. 中国软科学,2000(10):97-101.
[31]王其藩. “学习型组织”理论——管理科学的新秀[J]. 科技导报,2000(10):52-56.
[32]周宏斌,王其藩. 基于流程的组织结构及其案例[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0(03):217-223.
[33]王其藩. 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J]. 科学,2000,52(04):13-16.
[34]王其藩,李宇宏,张淼,张显东. 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战略[J]. 财经研究,2000(07):42-48.
[35]王其藩. 关于中小城市技术创新战略的思考[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03):18-22.
[36]王其藩. 论经济长波和中国经济——兼论以“天人和合,以人为本”为制定基本国策的指导思想[J]. 世界经济文汇,1999(05):2-5.
[37]王其藩. 复杂大系统综合动态分析与模型体系[J]. 管理科学学报,1999(02):17-21+29.
[38]王其藩,徐波,吴冰,贾建国. SD模型在基础设施研究中的应用[J]. 管理工程学报,1999(02):37-41+3-4.
[39]王其藩,司春林,贾建国. 关于知识经济本质的思考[J]. 科学,1998,50(06):13-17+2.
[40]贾建国,王其藩. 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两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对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8(04):54-62.
[41]王其藩. 关于建立新管理理论的思考[J]. 世界经济文汇,1998(03):9-13.
[42]王其藩,徐波,贾建国,杨建中. 基础设施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8(01):58-65.
[43]王效俐,王其藩. 中国价格模型研究综述[J]. 管理工程学报,1998(01):54-58.
[44]王其藩,陈占强.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分析[J]. 特区经济,1996(10):51-52.
[45]王其藩,余丽娟. 论组织的设计和重构──兼论新的一场组织与管理模式革命[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5(04):1-10.
[46]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5(02):6-12.
[47]王其藩. 光纤数字传输在农话网中的应用及其设备选型探讨[J]. 湖北邮电经济技术参考,1994(01):12-19+38.
[48]王其藩,陈颖杰. 中央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模型的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3(04):54-60.
[49]王其藩. 中心城市的长期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与技术开发[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02):23-27.
[50]王其藩,徐波. 我国新型企业运行机制的动态分析[J]. 系统工程,1993(02):9-16.
[51]王其藩,陈颖杰. 城市与区域季度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1993(02):90-99.
[52]王其藩,陈颖杰. 上海季度经济模型及1993年预测[J]. 科学,1993(02):33-35.
[53]王其藩,傅新华,金音. 加强R&D是中国企业的出路[J]. 管理工程学报,1992(04):1-8.
[54]王其藩,赵永昌,杨炳奕. 中国大城市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1(01):1-4.
[55]王其藩,陈晓. 中心城市的技术开发与经济增长[J]. 系统工程,1990(06):45-48.
[56]王其藩,程绪正. 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着眼点[J]. 科学,1989(02):148-150.
[57]赵永昌,王其藩. 典型数字滤波器的实现和拓扑设计[J].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89(01):10-16.
[58]王其藩,杨洪山. 一个典型欠发达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J]. 系统工程,1989(01):36-41+72.
[59]王其藩. 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问题初探[J]. 管理工程学报,1988(Z1):11-18.
[60]王其藩. 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系统动力学[J]. 大自然探索,1988(01):1-4.
[61]王其藩,张晓波.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障碍——系统动力学在社会经济系统研究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04):1-9.
[62]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系统工程,1987(03):26-31.
[63]王其藩,严广乐. 用模型参考自补偿方法研究系统中子系统的结构与参数[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7(02):25-30.
[64]王其藩.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论复杂系统[J].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1987(01):47-54.
[65]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五)[J]. 国外自动化,1986(04):52-59.
[66]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统计估计问题[J]. 经济数学,1986(03):51-58.
[67]王其藩,车宏安,张晓波.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J]. 控制与决策,1986(03):51-54+64.
[68]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四)[J]. 国外自动化,1986(03):48-52+39.
[69]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讲座(三)[J]. 国外自动化,1986(02):54-57+6.
[70]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二)[J]. 国外自动化,1986(01):46-49.
[71]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一)[J]. 国外自动化,1985(06):53-55+64.
[72]王其藩. 从世界模型到全国模型[J]. 科学,1985(02):16-22+78.
[73]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论及其发展展望[J]. 未来与发展,1984(04):55-58.